号: 003139155/202209-00008 信息分类: 工作动态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公民,其他,DOC,其他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林业局 发布日期: 2022-09-0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林业局“四个多”守护古树名木绿色活化石

作者: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2-09-07 09:43 信息来源:黄山市林业局 阅读次数:

一株古树就是一段历史,一棵名木就是一个IP,古树名木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标志,具有极高的科研、科普、生态和经济开发等价值,需要高度重视保护和利用。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意义显得更加重大。近年来,黄山市林业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林业增绿增效等重点工作开展,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取得了较好实效。

多次普查认定。2000年以来,先后进行了四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将全市所有古树名木图片和资料录入全国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为全市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精细管理提供支撑。据统计,我市现有古树名木10458株,占全省古树名木总数的37.6%,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实施一级保护的古树267株;树龄在300年以上不满500年实施二级保护的古树1562株;树龄在100年以上不满300年实施三级保护的古树8542株;名木87株。现有古树名木分属植物47105167种,古树群240处。

多重举措保障。聘请6名古树名木修复保护专家,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审核鉴定,同时为古树名木日常认定、养护、抢救复壮、健康诊断、病虫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支撑;自2016年起,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00万专项保护资金用于生长衰弱、渐危、濒危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工作;近三年共争取省级财政299.6万元用于一级古树保护修复工作;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险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古树名木风险管理。自2016-2021年,全市完成保护修复古树名木599株(其中一级古树105株、二级古树137株、三级古树331株、名木26株)。

多元挖掘价值。深挖景观价值,积极推进示范古树名木、示范古树群及其主题公园创建工作,因地制宜打造出歙县千年古樟主题公园、休宁县新安源古林公园、祁门县平里镇梅南公园等一批古树名木旅游景点,目前全市已建设示范树47株、示范古树群8个、主题公园5个;深挖科学价值,黄山风景区创新建立了迎客松保护博士工作室,组建了以工学博士、树木力学专家吴贻军同志领衔、多名高工等参与的专项科研团队;深挖历史价值,从历史文化、人文故事等角度,对重要景区景点、交通路口等重要节点古树名木和村口、水口古树群的历史人文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协同带动当地旅游发展。

多层监管体系。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员带头管护、设立管护党小组、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在古树名木保护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隐患防范,对建设项目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情况加强监管,严格审查古树名木保护方案,确保古树名木安全;全面推行树长制2020年以来各区县对古树名木保护示范树、示范古树群和主题公园推行建立树长制,形成责任明确、监管有力、严抓落实的古树名木保护网格。目前,全市共设立古树名木保护树长”60名。

                                                                (保护处 王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