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24年林业发展概况
今年以来,市林业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推动全市林业发展开新局、创一流,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林长履职尽责,牵稳责任落实的“牛鼻子”
召开2024年市级林长暨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提请发布总林长令2份,举办2024年度全市林长制专题培训班。市级林长结合“五联系”深入开展巡林督导20余次,全市四级林长开展巡林督查3.01万次。深化“生态检察+林业碳汇”机制,建立黄山市首个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完成全市首例单独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碳汇认购;探索“林长+河湖长+检察长”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市河长办、检察院开展“巡河护林·守护绿水青山”联合督查行动,开展“林长+小林长”活动10余场,聘用市级林长制社会监督员10名,“林长+”工作机制持续创新。
(二)科学实施造林绿化,夯实增绿添彩的“基本盘”
以推进绿美江淮行动为统揽,组织实施黄山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和黄山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等,全面完成2024年营造林任务57.26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69万亩、封山育林15.6万亩、退化林修复10万亩、森林抚育30万亩。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指导歙县、休宁县先行先试建立储备林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歙县已完成林地流转1.36万亩。
(三)严格资源保护管理,打好护绿提质的“组合拳”
一是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严格建设项目审查监管,依法审查涉保护地项目19个。持续提升巡护监管技术水平,完善横江等湿地公园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上申报并实施自然保护地项目7个,争取资金1661万元,着力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积极配合推进黄山(牯牛降)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组织赴武夷山、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开展学习调研,研究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化创建基础工作。二是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认真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完成45株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巩固提升古树公园2个;认真开展古树名木管护问题排查整治,排查问题339个,已完成整改314个。严厉打击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联合开展“清风行动2024”,检查野生动物栖息地等300余家(处),查办野生动物案件11起,行政处罚12人。三是严格林木林地管理。认真执行采伐限额和林地定额管理制度,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批采伐蓄积30.49万立方米,办理各类项目使用林地262.8262公顷。以森林督查为抓手,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发现违法违规问题132个,目前已完成查处113个,完成整改104件。加快建成全市补充林地储备库1378.9334公顷,并依托市级国有林场在全省率先建成市本级储备库37.4312公顷,积极破解市本级重点项目使用林地占补平衡难问题。四是扎实推进涉林生态问题排查整治。督促推进太平湖流域局部生态破坏等中央、省反馈涉林问题整改,按期完成7个问题验收销号。常态化开展涉林问题排查整治,排查涉自然保护地问题59个并序时整改;开展涉林生态问题整改“回头看”,发现问题1个并督促完成整改;对照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举一反三开展长防林、公益林同类问题排查整治;协同推进整治全市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
(四)强化源头管控治理,织密生态安全的“防护网”
一是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积极打造黄山区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示范区,稳步推进黄山风景区智慧网格建设,黄山风景区实现连续45年无森林火灾。成功申报总投资3145万元的黄山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能力提升项目。二是全力以赴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施黄山松材线虫病疫情歼灭战,实行分区分级综合治理。全面完成2023—2024年度防治任务,清除枯死松树38.16万株,实施健康松树打孔注药115.22万株,完成媒介昆虫化学防治64.65万亩次。强化检疫执法,今年以来检查涉木企业、市场3032家次,排查农户16.46万户,清剿松木、枝桠 108.72吨。2024年秋季普查结果显示,病死松树数量3.1619万株、发生面积7.87万亩,较2020年分别下降56.37%、37.88%,全市6个疫点连续两年实现无疫情,达到疫点拔除条件,4个疫点今年实现无疫情,取得积极成效。
(五)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培育用绿增收的“金钥匙”
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起草《黄山市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若干措施》,并广泛征求意见。聚焦“林改四问”,确定并推进“歙县山核桃一元钱大托管”等10个改革试点,其中“歙县山核桃一元钱大托管”等被国家和省主流媒体宣传推介。二是稳步推进“以竹代塑”。入选省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试点建设名单,先后赴福建、浙江、四川等地深入调研,与市发改委等联合印发《黄山市推进“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安徽鸿叶集团“以竹代塑”年产5万吨竹智能循环产业园项目成功落地徽州区;成功争取2024年省级节能减碳专项资金,支持徽州区、祁门县“竹子下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徽州区率先打造“竹子下山”试点工作。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开展第九批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补申报工作,组织推荐3家单位申报第六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地入选安徽省第三批森林康养基地,4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入选2024年长三角旅居养老基地。截至9月底,全市林业总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8.96%,预计全年林业总产值达480亿元。四是强化绿色金融支撑。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全面推广“林长制护林保”,2024年全市森林续保515.17万亩,今年以来理赔金额399.4万元,理赔面积0.87万亩。积极创新拓展林业特色保险,目前全市已拓展白术、林茶、覆盆子和香榧等特色险种。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牢思想政治建设“定盘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3天,讲授纪律党课6次。持续推动正风肃纪,开展作风纪律督查3次,党务干部培训1次,排查廉政风险点81个,制定防控措施77条。全力做好七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工作,印发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全力推动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林”聚力特色党建品牌,开展“黄山自然讲堂”鸟类知识科普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19次,先后组织20余名党员干部赴祁门县闪里镇、歙县岔口镇等地开展防汛救灾,捐赠防汛物资1万元。